量子计算可能成为计算机与云服务的下一个重要前沿。传统计算机通过二进制的0和1进行数据存储,而量子计算机则利用量子比特(qubit)同时存储0和1,这种根本性的差异使得量子计算机能够处理远超传统计算机的数据量。
然而,目前的量子计算机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且错误率较高。但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数据,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全球量子计算市场在2024年至2032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有望达到34.8%。如果投资者希望把握这一长期趋势,可关注以下三只具有前景的相关股票:IonQ(NYSE: IONQ)、D-Wave Quantum(NYSE: QBTS)以及IBM(NYSE: IBM)。
IonQ(NYSE: IONQ)
IonQ提供三类量子计算机产品:顶级的Aria系统、面向商业用途的Forte系统,以及本地部署的Forte Enterprise系统。公司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第四代系统Tempo,面向商业和企业客户。同时,IonQ还运营Harmony平台,为用户提供基于云的量子应用开发服务。
IonQ预计,其总量子计算能力(以算法量子比特AQ衡量)将从2024年的64 AQ提升至2028年的1,024 AQ。与此同时,门保真度(即错误检测率)预计将从99.9%提升至99.95%。
公司还在研发“离子阱”技术,目标是将量子处理单元(QPU)的平均宽度从数英尺缩小至数英寸。目前IonQ主要客户为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其他政府机构以及知名大学。
2024年,公司收入几乎翻倍,达到4,310万美元,但净亏损也扩大至3.316亿美元。分析师预计到2027年,IonQ的收入将增长至2.898亿美元,净亏损将缩小至2.368亿美元。以市值62亿美元计算,IonQ当前估值为2027年销售额的21倍。尽管估值偏高,但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清晰的技术路线图,IonQ有望在初期阶段占据量子计算市场的重要位置。
D-Wave Quantum(NYSE: QBTS)
D-Wave Quantum专注于量子退火技术的开发,帮助企业优化排程、工作流程、供应链及物流网络。该技术通过处理大量数据寻找计算资源消耗最少的解决方案。D-Wave的Leap平台整合了其自有硬件与基于云的服务,并可无缝接入大型公有云基础设施。
公司不断升级硬件,其下一代Advantage2处理器拥有4,400个量子比特,于去年11月完成校准,能以约2.5万倍的速度解决复杂的三维晶格问题,相较于当前版本具显著性能提升。
D-Wave现已服务于多家知名企业,包括Deloitte、Mastercard、Lockheed Martin与Accenture。其将量子工具应用于实际商业场景的策略,可能在未来吸引更多客户。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仅增长1%,达到880万美元,而净亏损则从8,270万美元扩大至1.439亿美元。分析师预计,到2027年其收入将增长至7,210万美元,净亏损缩小至5,240万美元。
D-Wave当前市值为21亿美元,按照2027年销售预期估算,市销率高达29倍。尽管估值不菲,但若投资者看好量子计算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长期潜力,D-Wave或为一项值得布局的高风险投资。
IBM(NYSE: IBM)
若投资者认为IonQ与D-Wave波动性过高,IBM可能是较为稳健的量子计算投资方式。早在2016年,IBM便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云的量子计算系统,目前已部署超过80套量子系统,每日运行超过3万亿次程序。
IBM宣称其拥有超过127个量子比特的计算机群组为“全球最快”,并计划向10万个量子比特甚至更高的水平迈进。虽然IBM未单独披露量子计算业务收入,但该业务作为其云生态系统的延伸,主要客户为高校与科研机构。
短期来看,量子计算尚未成为IBM的核心增长引擎。投资者应关注其混合云与AI业务的表现,这两者目前正在驱动公司增长,并抵消传统软件与硬件业务的放缓。IBM通过扩大旗下开源子公司Red Hat的影响力,在公有云与私有云之间提供更多AI驱动的混合云服务,以此区别于其他大型云计算企业的竞争。
从2024年至2027年,分析师预计IBM的营收与每股收益(EPS)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与18%。当前IBM市盈率为2025年预测收益的25倍,并提供2.8%的预期股息收益率。在当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IBM可能是一个相对低风险、可同时受益于量子、云及AI长期增长趋势的优选标的。
文章作者:Leo Sun@The Motley Fool
文章作者:投资之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3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