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概述
关税战风险压倒 CPI 降温利好,美国股债汇三杀,美股反弹仅是周三一日游!
三大指数再度齐收跌,标普盘中刷新日低时跌超 6%,接近 7% 的第一级熔断点,尾盘跌幅收窄至 3.46%。
特斯拉跌超 7%,领跌 “科技七姐妹”;Meta Platforms 跌 6.74%,英伟达跌 5.91%,亚马逊跌 5.24%,苹果跌 4.24%,谷歌 A 跌 3.71%,微软跌 2.34%。
芯片股方面,AMD 收跌 8.41%,台积电 ADR 跌 4.8%。
中概股方面,理想涨超 5%,小鹏汽车涨超 3%,拼多多跌超 6%。
中国商务部回应中方是否就关税问题与美展开谈判: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 据央视新闻,商务部回应中方是否会继续对美加征更高关税: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奉陪到底。商务部发言人还表示,面对美国霸凌关税,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将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
- 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妄图挥舞关税大棒逼迫世界各国打电话认输的野蛮人永远不要指望等到中国的电话。
特朗普再次就关税发声,美股盘中跌幅一度收窄
当地时间周四,在内阁会议上,特朗普称不排除延长 90 天关税暂停期的可能性,并表示他尚未看到周二的市场抛售。
特朗普提到,可能会出现一些 “过渡问题”。报道称,特朗普知道他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但他对经济萧条的担忧促使他决定暂停征收关税 90 天。
报道:欧盟对美关税反制将暂缓 90 天实施
美欧暂缓关税交锋,进入 90 天谈判窗口。在美方推迟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后,欧盟也宣布将反制关税延后 90 天。虽暂不扣扳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反制方案已备妥,谈判若无果将立即出手。
美国通胀超预期降温
美国 3 月 CPI 同比上涨 2.4%,为 7 个月来最低水平,略低于预期的 2.5%,较前值 2.8% 明显下降;环比-0.1%,为 2024 年 6 月以来首次为负,同时为 2020 年 5 月以来最低水平,预期为上涨 0.1%。
3 月核心 CPI 同比上涨 2.8%,涨幅为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创 2021 年 3 月以来最低记录,低于预期的 3%,前值为 3.1%;核心 CPI 环比 0.1%,创 2024 年 6 月以来新低,不及 0.3% 的市场预期。
报道:黄仁勋出席海湖庄园晚宴后,白宫改变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 AI 芯片 H20 计划
据环球网,在英伟达向特朗普政府承诺对美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进行新投资后,白宫改变了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 H20 的计划,并暂停进一步限制这种芯片出口。
美银:iPhone“美国造” 成本至少增加 90%,大部分零部件仍需全球采买
美银指出,尽管美国具备 iPhone 最终组装的劳动力基础,但苹果与数百家供应商的紧密协作,大部分零部件仍需全球采买,完全转移生产线回美需要耗时很多年。即便只迁回最终组装,成本也因美国高昂劳动力成本而上涨 25%,若叠加对等关税,成本或暴涨 91%。除非关税长期化明确,否则苹果大规模回迁生产线的可能性不高。
为了 “避开” 特朗普关税,苹果从印度抢运 600 吨 iPhone!
苹果通过包机方式将约 150 万部 iPhone(约 600 吨)紧急运往美国。若不及时避税,基础款 iPhone 16 售价恐暴涨逾 40%,对消费者冲击巨大。
谷歌最强 AI 芯片狙击英伟达 B200,性能狂飙 3600 倍
谷歌重磅发布第七代 TPU Ironwood,专为推理设计,性能较从初代飙升 3600 倍,可与英伟达 B200 一较高下。不仅如此,谷歌还带来了 Veo 2 等多款模型全新升级,就连 “谷歌版” MCP 协议也公布了。
关税落地前囤积,台积电 3 月营收继续加速,同比大幅增长 46.5%
电子产品制造商已在美国仓库囤积商品,引发 AI 服务器和智能手机需求激增。台积电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创 2022 年以来最快。有观点认为,投资者将关注全年销售目标和资本计划的潜在下调,这反映了在美国 4 月 9 日实施新关税后,全球芯片需求前景较为疲软的不确定性。
亚马逊 CEO 年度公开信:公司自研芯片将助力 AI 成本下降,今年资本支出料千亿美元
亚马逊 CEO 表示,公司今年资本支出预计达 1000 亿美元,绝大部分投向 AI 相关项目,并强调公司自研 AI 芯片具备价格优势,未来 AI 成本将持续下降。亚马逊必须继续像世界上最大的初创公司一样运营。受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影响,卖家利润空间有限,成本压力最终可能转嫁至消费者,已观察到部分消费者开始囤货,但不确定该趋势是否持续。
美众议院惊险通过预算框架
特朗普的减税和提高债务上限计划进入国会批准 “快车道”,后续有望出台一些政策方案,包括未来十年内减税高达 5.3 万亿美元、将债务上限提高 5 万亿美元,换取政府减支 40 亿美元。
文章来自长桥证券
文章作者:投资之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3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