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母公司会步 IBM 的后尘,还是迎来新生?

谷歌母公司(GOOG)(GOOGL) 通常被视为可靠的蓝筹科技股。它拥有谷歌,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搜索引擎;Android,最大的移动操作系统;Chrome,主导网页浏览器市场;以及 YouTube,拥有超过 27 亿月活跃用户的顶级流媒体视频平台。它还提供广泛的市场领先的基于云的生产力和基础设施服务。

在过去十年中,谷歌母公司的股票上涨了近 480%,因为其数字广告和云业务不断扩展。从 2014 年到 2024 年,其收入以 18% 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EPS 以 23%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谷歌母公司会步 IBM 的后尘,还是迎来新生?

图片来源:谷歌。

但今天,谷歌母公司的核心广告业务在 2024 年占其收入的 76%,面临三大生存挑战。首先,像 OpenAI 的 ChatGPT 这样的生成性人工智能平台正在改变人们搜索信息的方式。其次,像字节跳动的 TikTok 和 Meta Platforms 的 Reels 等短视频平台正在将广告商和观众从 YouTube 的长格式视频中吸引走。最后,美国反垄断监管机构正在施压谷歌母公司出售 Chrome 或 Android。

一些投资者可能会想知道,谷歌母公司是否注定要成为下一个 IBM,在过去四十年中失去了个人电脑和企业软件市场给更灵活的竞争对手。但这是否是一个公平的比较,还是仅仅是忽视了谷歌母公司和 IBM 之间实际差异的悲观夸大?

IBM 的最大错误

IBM 在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初期主导了个人计算市场,但实际上并不拥有其个人电脑中任何现成组件的知识产权。因此,其他个人电脑制造商生产了更便宜的 “IBM PC 克隆”,使用相同的硬件。IBM 试图通过自己的操作系统 OS/2 与这些克隆机区分开来,但由于 微软Windows 成为 IBM PC 克隆的主导操作系统,这一努力失败了。

这些失败迫使 IBM 退出个人电脑市场,并最终在 2005 年将其 ThinkPad 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 联想。它还在 2014 年将其服务器业务出售给联想。这一撤退显示了如果公司的护城河干涸而未能跟上更灵活的竞争对手,其核心增长引擎如何枯萎。

到 2000 年代末和 2010 年代初,IBM 在与微软、亚马逊 和谷歌等基于云的竞争对手竞争其老化的企业软件和 IT 服务部门时陷入困境。但 IBM 并没有积极投资新的云服务,也没有将其本地软件和服务转型为基于云的,而是专注于剥离其较弱的部门、削减成本,并回购更多股票以提升其 EPS。

到 IBM 在 2013 年试图通过收购 SoftLayer 扩展其云业务时,它已经远远落后于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直到 2020 年,当其云业务负责人 Arvind Krishna 担任新 CEO,剥离其挣扎中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务,并利用其在 2019 年收购的 RedHat 扩展其更高增长的混合云和人工智能业务时,其命运才有所改善。

谷歌母公司是否走上同样的道路?

空头预计谷歌母公司将面临与 IBM 相同的命运,因为生成性人工智能平台拦截了更多搜索查询,降低了其搜索引擎和定向广告的有效性。谷歌正在努力追赶自己的生成性人工智能平台 Gemini,但如果它落后于 ChatGPT 和微软的 Copilot,它仍可能成为人工智能市场的 OS/2。

此外,Android 仍然是一个开源操作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修改。这使得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能够轻松推出自己的 Android 分支版本(Fire OS),并建立自己的应用驱动生态系统。谷歌的云平台业务仍在增长,但在云竞争中排名第三,远远落后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和微软 Azure。

与此同时,YouTube——推动其广告增长的主要平台——在面对 TikTok 或 Reels 时并没有显著的护城河。其顶级创作者可以轻松地将他们的内容跨平台发布到这些竞争平台上,他们可能会转向那些能给他们广告收入最大份额的平台。YouTube 正试图通过扩展其订阅业务来抵消这种压力,但这一战略转变强烈表明其广告业务的增长在未来几年将会放缓。

美国司法部(DOJ)可能通过迫使谷歌出售 Chrome(为其核心广告业务收集用户数据)和 Android(将 25 亿用户锁定在其谷歌应用中)进一步削弱谷歌的防御。

像老 IBM 一样,谷歌母公司正试图通过裁减员工、削减成本,并在过去五年回购 11% 的股份来抵消这种压力。然而,如果未能跟上向人工智能服务的转变,其未来可能仍然不明朗。

谷歌母公司尚未成为老 IBM(还没有)

轻易将谷歌母公司视为下一个 IBM 是很诱人的,但它的增长速度仍远快于 IBM。尽管其扩张努力无疑笨拙,但在未来几年仍可能结出果实。我会密切关注其近期挑战,但我不会排除一旦它最终理顺事务后出现惊人反弹的可能。

文章来自长桥证券,文章作者:Motley Fool

文章作者:投资之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3101.html

(1)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午2:40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上午10: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